晨课网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三)

来源:初级经济师 | 时间:2022-07-18


《经济基础知识》是初级经济师考试必考的科目,很重要,360财会网就来讲解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三),以下是具体内容: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三)


知识点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知识点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

知识点三: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知识点四: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知识点五: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待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知识点六: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知识点七: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以上就是“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三)”的内容,更多关于初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请关注“初级经济师考试试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