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课网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来源:初级经济师 | 时间:2022-07-14


《经济基础知识》是初级经济师考试必考的科目,很重要,360财会网就来讲解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货币的产生和职能,以下是具体内容:


货币的产生和职能

(一)货币的形成和本质

考试内容:熟悉货币产生的过程,掌握货币的本质。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2.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但此时等价物是经常变换的.

3.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方,用作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不相同和不固定的。

4。货币价值形式。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在货币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固定地由某种商品来承担。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一极是货币.一切商品,只有换成货币,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会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货币的本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例题1·多选题】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阶段。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E.交换价值形式

[答案]ABCD

【例题2·单选题】(2008年)在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中,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这种价值形式是()。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的价值形式

D.货币的价值形式

[答案]B

(二)货币的职能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例题1·多选题】(2007年)决定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因素有()。

A.社会劳动者数量

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商品的流通范围

E.货币的流通速度

[答案]BCE

(2008年)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

A.市场上的商品品种

B.待流通的商品数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的流通范围

[答案]BCD

【例题2·多选题】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A.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B.与待流通商品数量成正比

C.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与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E.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答案]BDE

以上就是“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货币的产生和职能”的内容,更多关于初级经济师考试复习资料请关注“初级经济师考试试题”栏目。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