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来源:执业药师 | 时间:2025-07-14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
《药学专业知识(二)》是在《药学专业知识(一)》对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从临床药物学角度考查考生系统认识药品和合理用药的专业知识。这部分内容是执业药师专业知识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反映执业药师专业能力水平。
本科目要求执业药师在掌握各系统用药的分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应用系统药物临床评价的内容,包括各类药物之间的药动学差异与临床应用、典型或常见不良反应与禁忌、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用药,熟悉代表药品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 精 神 与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用 药 | (一)镇静 催眠药 | 1.药物分类 | (1)苯二氮草类常用药物 (2)环吡咯酮类、其他非苯二氮草类常用药物 (3)巴比妥类常用药物 (4)醛类常用药物 (5)褪黑素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苯二氮草类药理作用相关的神经递质 (2)环吡咯酮类及其他非苯二氮草类作用特点 (3)巴比妥类药理作用特点 (4)醛类作用特点 (5)褪黑素类药理作用特点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苯二氮草类药物的作用时间差异及相应的临床应用特 点、药动药效学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2)环吡咯酮类及其他非苯二氮草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特 点、典型不良反应 (3)巴比妥类药物的药动学及作用特点、药物相互作用及 典型不良反应 (4)水合氯醛的药动学及作用特点、药物相互作用及典型 不良反应 (5)雷美替胺的作用特点、药物相互作用及典型不良反应 | ||
4.代表药品 | 地西泮、佐匹克隆、唑吡坦 | ||
(二)抗癫 痫药 | 1.药物分类 | (1)二苯并氮草类常用药物 (2)乙内酰脲类常用药物 (3)巴比妥类常用药物 (4)苯二氮草类常用药物 (5)脂肪酸衍生物类常用药物 (6)其他类别的抗癫痫药常用药物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 精 神 与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用 药 | ( 二 ) 抗 癫 痫药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钠通道阻滞剂的作用机制 (2)γ-氨基丁酸调节的作用机制 (3)钙通道阻滞的作用机制 (4)影响谷氨酸受体的作用机制 (5)促进氯离子内流的作用机制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常见抗癫痫药药动学特点 (2)不同抗癫痫药适用的癫痫类型 (3)抗癫痫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抗癫痫药与其他药物的相 互作用 (4)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5)驾驶员与机械操作者、妊娠等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拉莫三嗪 | ||
( 三 ) 抗 抑 郁药 | 1.药物分类 | (1)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2)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类常用 药物 (3)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类常用药物 (4)三环类常用药物 (5)四环类常用药物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7)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能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2)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3)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4)三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5)四环类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7)曲唑酮的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动学特点、药物相 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2)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的药动学特 点、药物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去甲肾上腺素能及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的药动 学特点、典型不良反应 (4)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5)四环类抗抑郁药的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与禁忌 (7)曲唑酮的药动学特点 (8)抗抑郁药的个体化用药 | ||
4.代表药品 | 氟西汀、帕罗西汀、米氮平、度洛西汀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 精 神 与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用 药 | ( 四 ) 抗 记 忆障碍及 改 善 神 经 功能药 | 1.药物分类 | (1)酰胺类中枢兴奋药类常用药物 (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3)改善脑循环类常用药物 (4)其他改善神经功能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胺类中枢兴奋药的药理作用 (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酰胺类中枢兴奋药的作用特点、药动学、药物相互作 用、典型不良反应及禁忌 (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特点、药动学、药物相互 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倍他司汀、丁苯酞及尼麦角林的作用特点、药物相互 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4)硫辛酸、胞磷胆碱及鼠神经生长因子的作用特点、典 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5)硫辛酸的药物相互作用 | ||
( 五 ) 中 枢 镇痛药 | 1.药物分类 | (1)麻醉性镇痛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非麻醉性镇痛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阿片类镇痛药的药理作用及对不同受体的作用效应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阿片类镇痛药的药动学特点 (2)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强度、治疗评估、依赖性及临床 应用注意事项 (3)镇痛药的使用原则 (4)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5)阿片类药物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6)特殊人群的镇痛药物代谢特点与应用 | ||
4.代表药品 | 吗啡、芬太尼、羟考酮、曲马多 | ||
( 六 ) 抗 帕 金森病药 | 1.药物分类 | (1)拟多巴胺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抗胆碱类常用药物 (3)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复方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4)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作用 机制 (5)抗胆碱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一精 神 与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用 药 | (六)抗帕 金森病药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复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 制剂、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抗胆碱药的 作用特点 (2)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3)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4.代表药品 | 多巴丝肼、普拉克索、恩他卡朋、苯海索、司来吉兰 | ||
(七)抗精 神病药 | 1.药物分类 | 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靶点与机制 (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作用靶点与机制 (3)阿立哌唑的作用靶点与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作用特点 (2)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3)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
4.代表药品 | 氯氮平、碳酸锂、阿立哌唑、利培酮 | ||
(八)中枢 肌松药 | 药理作用与临 床评价 | (1)乙哌立松、巴氯芬、氯唑沙宗的药理作用与作用特点 (2)巴氯芬的药物相互作用 (3)乙哌立松、巴氯芬、氯唑沙宗的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
二 解 热 、 镇 痛 、 抗 炎 、 抗风湿 及抗痛 风药 | ( 一 ) 解 热、镇痛、 抗炎药 | 1.药物分类 | (1)水杨酸类常用药物 (2)乙酰苯胺类常用药物 (3)芳基乙酸类常用药物 (4)芳基丙酸类常用药物 (5)1,2-苯并噻嗪类常用药物 (6)吡唑酮类常用药物 (7)非酸性类常用药物 (8)昔布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环氧化酶(COX)抑制作用 原理 (2)非选择性及选择性COX抑制剂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药效、药动学特点 (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临床应用 | ||
4.代表药品 | 对乙酰氨基酚、舒林酸、吲哚美辛、贝诺酯、布洛芬、奥 沙普秦、双氯芬酸、美洛昔康、尼美舒利、塞来昔布、依 托考昔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二 解 热 、 镇 痛 、 抗 炎 、 抗风湿 及抗痛 风药 | (二)抗风 湿药 | 1.药物分类 | (1)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类(csDMARDs)常用药物 (2)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类(bDMARDs)常用药物 (3)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类(tsDMARDs)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传统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生物制剂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靶向合成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csDMARDs、bDMARDs、tsDMARDs药效、药动学 特点 (2)csDMARDs、bDMARDs、tsDMARDs临床应用 (3)csDMARDs、bDMARDs、tsDMARDs不良反应与禁忌 (4)csDMARDs、bDMARDs、tsDMARDs药物相对作用 | ||
4.代表药品 | 来氟米特、双醋瑞因、金诺芬、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 抗、司库奇优单抗、托法替布 | ||
(三)抗痛 风药 | 1.药物分类 | (1)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类常用药物 (2)促进尿酸排泄类常用药物 (3)抑制尿酸生成类常用药物 (4)碱化尿液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药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促进尿酸排泄药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抑制尿酸生成药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4)碱化尿液药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 生成的作用特点 (2)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3)抑制粒细胞浸润炎症反应、促进尿酸排泄、抑制尿酸 生成的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
4.代表药品 | 秋水仙碱、苯溴马隆、别嘌醇、非布司他 | ||
三 呼吸 系统 用药 | (一)镇 咳药 | 1.药物分类 | (1)中枢性镇咳类常用药物 (2)外周性镇咳类常用药物 (3)兼具中枢/外周镇咳作用的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兼具中枢/外周作用 的镇咳药的药理作用差异 (2)中枢性镇咳药、外周性镇咳药、兼具中枢/外周作用 的镇咳药的作用机制差异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三 呼 吸 系 统 用 药 | (一)镇 咳药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中枢性、外周性、兼具中枢/外周作用镇咳药的药动 学特点 (2)中枢性、外周性、兼具中枢/外周作用镇咳药的典型 不良反应与禁忌 (3)中枢性、外周性、兼具中枢/外周作用镇咳药具有临 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中枢性、外周性、兼具中枢/外周作用镇咳药的临床 应用 |
4.代表药品 | 可待因、福尔可定、喷托维林、右美沙芬、苯丙哌林 | ||
(二)祛 痰药 | 1.药物分类 | (1)恶心性与刺激性祛痰类常用药物 (2)黏痰溶解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恶心性与刺激性祛痰药、黏痰溶解剂的药理作用 (2)恶心性与刺激性祛痰药、黏痰溶解剂的作用靶点差异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恶心性与刺激性祛痰药、黏痰溶解剂的药动学特点 (2)恶心性与刺激性祛痰药、黏痰溶解剂的典型不良反应 与禁忌 (3)恶心性与刺激性祛痰药、黏痰溶解剂的临床应用 | ||
4.代表药品 | 氯化铵、愈创甘油醚、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 | ||
(三)平 喘药 | 1.药物分类 | 平喘药的类别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白三烯受体拮抗 剂、抗IgE单克隆抗体的药理作用、抗白介素-5(IL-5) 单克隆抗体的药理作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抗IgE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抗白介素-5(IL-5)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吸入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药动学特点、典型不良反 应与禁忌 (2)支气管扩张药的药动学特点、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茶碱类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 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药动学特点、具有临床意义的药 物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5)奥马珠单抗的药效学特点、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6)妊娠期女性平喘药物的合理选择 (7)平喘药的联合使用 | ||
4.代表药品 | 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倍氯米松、沙丁胺醇、沙美特罗、 福莫特罗、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孟鲁司 特、茶碱、多索茶碱、奥马珠单抗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三 呼吸 系统 用药 | (四)特发 性肺纤维 化(IPF) 治疗药物 | 1.IPF治疗药物 分类 | IPF的治疗药物及品种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纤维化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 ||
4.代表药品 | 吡非尼酮、尼达尼布 | ||
四 消 化 系 统 用 药 | ( 一 ) 抑 酸 剂、抗酸 药与胃黏 膜保护药 | 1.药物分类 | (1)抑酸剂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抗酸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胃黏膜保护剂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质子泵抑制剂、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与H₂受体拮抗 剂作用靶点差异与药理作用特点 (2)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与前列腺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抑酸剂的药动学、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典 型不良反应与特殊人群用药 (2)抗酸药与胃黏膜保护剂的临床应用、具有临床意义的 药物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禁忌与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伏诺拉生、雷尼替丁、铝碳酸 镁、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米索前列醇 | ||
( 二 ) 解 痉药、胃 肠动力药 与功能性 胃肠病治 疗药 | 1.药物分类 | (1)解痉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胃肠动力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解痉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胃肠动力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4)解痉药、胃肠动力药与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药的药理 作用靶点差异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解痉药的剂量药效关系、药动学特点、具有临床意义 的药物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禁忌与特殊人群 用药 (2)胃肠动力的药动学特点,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 用、典型不良反应、禁忌与特殊人群用药 (3)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药的典型不良反应 | ||
4.代表药品 | 颠茄、阿托品、东莨菪碱、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匹维溴 铵、曲美布汀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四 消 化 系 统 用 药 | ( 三 ) 止 吐药 | 1.药物分类 | 止吐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止吐药的作用靶点 | ||
3.临床用药评价 | 止吐药药效特点与安全性 | ||
4.代表药品 | 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阿瑞匹坦 | ||
( 四 ) 肝 胆 疾病用药 | 1.药物分类 | 肝胆疾病用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肝胆疾病用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肝脏疾病用药的适应证 (2)利胆药的适应证 | ||
4.代表药品 | 双环醇、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水飞蓟宾葡甲 胺、熊去氧胆酸 | ||
( 五 ) 泻 药、便秘 治疗药 | 1.药物分类 | (1)刺激性泻药类常用药物 (2)渗透性泻药类常用药物 (3)容积性泻药类常用药物 (4)润滑性泻药类常用药物 (5)促动力药类常用药物 (6)促分泌药类常用药物 (7)微生态制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刺激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容积性泻药、润滑性泻药、促 动力药、促分泌药及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有效性、安全性评价 (2)临床应用 (3)禁忌与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乳果糖、聚乙二醇4000、聚卡波非钙、多库酯钠、普芦卡 必利、利那洛肽、芦比前列酮 | ||
( 六 ) 止 泻药、肠 道抗感染 药、肠道 抗炎药 | 1.药物分类 | (1)止泻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肠道抗感染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肠道抗炎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止泻药的作用机制 (2)肠道抗感染药的作用机制 (3)肠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止泻药的临床应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2)肠道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安全性与特殊人群用药 (3)炎症性肠病治疗用药的临床应用、典型不良反应、禁 忌与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蒙脱石、口服补液盐、洛哌丁胺、消旋卡多曲、地衣芽孢 杆菌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利福昔明、美沙拉秦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五 心 血 管 系 统 用 药 | (七)助消 化药 | 1.药物分类 | 助消化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助消化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助消化药的临床应用与剂型特点 | ||
4.代表药品 | 乳酶生、胰酶 | ||
(一)抗心 律失常药 | 1.药物分类 | (1)I类:钠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 (2)Ⅱ类:β受体拮抗剂类常用药物 (3)Ⅲ类:钾通道阻滞剂类常用药物 (4)IV类:钙通道阻滞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 (2)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差异 | ||
3.临床用药评价 |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适应证与典型不良反应 | ||
4.典型药品 | 胺碘酮、维拉帕米 | ||
(二)抗高 血压药 | 1.药物分类 | (1)钙通道阻滞剂类常用药物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常用药物 (4)利尿剂类常用药物 (5)β受体拮抗剂类常用药物 (6)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各类高血压治疗药物的药理作用 (2)各类高血压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差异 (3)各类高血压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与禁忌的发生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不同类型降压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同类药物不同适应 证药物选择的药理基础及同类降压药物之间的药动学 差异 (2)常用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3)常见不良反应与禁忌 (4)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5)不同类型降压药物对尿酸的影响 (6)特殊人群用药 | ||
4.典型药品 | 硝苯地平、吲达帕胺 | ||
(三)调节 血脂药 | 1.药物分类 | (1)主要降胆固醇的常用药物 (2)主要降甘油三酯的分类与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主要降胆固醇药物的作用机制 (2)主要降甘油三酯药物的作用机制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五 心 血 管 系 统 用 药 | (三)调节 血脂药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他汀类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2)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强度差异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4.代表药品 | 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非诺贝特、依洛尤单抗 | ||
(四)抗心 绞痛药 | 1.药物分类 | (1)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常用药物 (2)缓解心肌缺血与减轻心绞痛症状的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不同硝酸酯类药物的药动学特点 (2)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3)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
4.代表药品 | 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 | ||
(五)抗心 力衰竭药 | 1.药物分类 | (1)利尿剂类常用药物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常用药物 (4)β受体拮抗剂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常用药物 (6)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7)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8)强心苷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强心苷类的药理作用 (2)强心苷类的作用机制与作用靶点差异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强心苷类的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3)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
4.典型药品 | 托伐普坦、螺内酯、沙库巴曲缬沙坦、伊伐布雷定、地 高辛 | ||
六 血 液 系 统 用 药 | (一)抗血 栓药 | 1.药物分类 | (1)抗凝血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抗血小板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溶栓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维生素K拮抗剂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直接口服抗凝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4)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5)抗血小板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6)溶栓药(溶栓酶)的药理作用与作用靶点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六 血 液 系 统 用 药 | ( 一 ) 抗 血 栓药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华法林药效的个体差异性、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 作用、典型不良反应、禁忌与特殊人群用药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具有临 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禁忌与特殊 人群用药 (3)直接口服抗凝药的药动学特点、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 相互作用、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4)抗血小板药的临床应用、典型不良反应、禁忌与特殊 人群用药,基因多态性对抗血小板药的影响 (5)溶栓药(溶栓酶)的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与典型不 良反应 |
4.代表药品 | 华法林钠、肝素、达肝素钠、那曲肝素钙、依诺肝素钠、 贝米肝素钠、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司匹林、氯吡格 雷、阿替普酶 | ||
( 二 ) 抗 出 血药 | 1.药物分类 | 抗出血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出血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抗出血药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 ||
4.代表药品 | 维生素K₁ 、重组人凝血因子VⅢ、重组人凝血因子IX、注射 用矛头蝮蛇血凝酶、氨基己酸、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艾 曲泊帕乙醇胺 | ||
( 三 ) 抗 贫 血药 | 1.药物分类 | 抗贫血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贫血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抗贫血药的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3)典型不良反应 | ||
4.代表药品 | 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叶酸、维生素B₁₂ 、人促红素 | ||
( 四 ) 升 白 细胞药 | 1.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升白细胞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2.临床用药评价 | 升白细胞药的临床应用 | ||
3.代表药品 | 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 ||
(五)骨髓 保护药 | 1.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骨髓保护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2.临床用药评价 | 骨髓保护药的临床用药评价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七 泌 尿 系 统 用 药 | (一)利 尿药 | 1.药物分类 | (1)袢利尿剂类常用药物 (2)噻嗪类及其相关利尿药与常用药物 (3)留钾利尿剂类常用药物 (4)碳酸酐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5)渗透性利尿剂类常用药物 (6)其他利尿剂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 作用机制 | (1)利尿药作用机制、对肾单位不同部位的作用特点 (2)对尿量与尿Na⁺、K*、Ca²+与HCO₃等电解质的影响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各利尿药的利尿效能与起效时间、作用持续时间等药 动学特点 (2)严重不良反应与禁忌 (3)增加肾毒性、耳毒性及引起高钾血症与减少利尿作用 的有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4)利尿作用与利尿外作用及利尿药的联合使用 (5)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螺 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甘露醇 | ||
(二)治疗 勃起功能 障碍用药 | 1.药物分类 |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与阴茎海绵体注射药的分类及常用 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 作用机制 |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与阴茎海绵体注射药的作用机制与 药理作用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物起效、作用时间及受食物的影响 (2)对其他磷酸二酯酶亚型的抑制作用与主要不良反应的 关系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与海绵阴茎体注射药的临床应用 | ||
4.代表药品 | 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前列地尔、酚妥拉明 | ||
(三)治疗 良性前列 腺增生症 用药 | 1.药物分类 | α₁受体拮抗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 作用机制 | α₁受体拮抗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α₁受体拮抗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的药效学特点与 临床应用 (2)α₁受体拮抗剂对受体选择性差异及药动学特点对临 床应用的影响 (3)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4)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 ||
4.代表药品 | 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坦洛新(坦索罗辛)、赛洛多辛、 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爱普列特、普适泰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七 泌 尿 系 统 用 药 | (四)治疗 膀胱过度活 动症用药 | 1.药物分类 | (1)M受体拮抗药类常用药物 (2)β₃受体激动药类常用药物 (3)其他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M受体拮抗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β₃受体激动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M受体拮抗药对毒蕈碱受体的选择性差异 (2)M受体拮抗药、β₃受体激动药的临床应用 (3)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4)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 ||
4.代表药品 | 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奥昔布宁、黄酮哌酯、米拉贝隆 | ||
八 内 分 泌 系 统 用 药 | ( 一 ) 下 丘 脑-垂体激 素 及 相 关 药物 | 1.药物分类 | (1)生长激素类与生长抑素类常用药物 (2)促皮质素类常用药物 (3)抗利尿激素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生长激素与生长抑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促皮质素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抗利尿激素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各类下丘脑-垂体激素类药的药动学特点 (2)各类下丘脑-垂体激素类药的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重组人生长激素、生长抑素、促皮质素、醋酸去氨加压素 | ||
( 二 ) 肾 上 腺 糖 皮 质 激素 | 1.药物分类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2)糖皮质激素对全身多系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糖皮质激素全身给药的药动学特点 (2)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泼尼松、甲泼尼龙、地塞米松 | ||
(三)甲状 腺激素类药 物与抗甲状 腺药物 | 1.药物分类 | (1)甲状腺激素类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左甲状腺素、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八 内 分 泌 系 统 用 药 | (四)胰岛 素与其他 影响血糖 的药物 | 1.药物分类 | (1)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类常用药物 (2)促胰岛素分泌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双胍类常用药物 (4)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5)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 活受体(PPAR)泛激动剂类常用药物 (6)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7)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8)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类常用药物 (9)肠促胰素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各类降糖药的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各类降糖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格列本脲、格列美脲、瑞格列 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西格列汀、达格列 净、多格列艾汀、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 | ||
(五)调节 骨代谢的 药物 | 1.药物分类 | (1)钙剂类常用药物 (2)维生素D及其活性代谢物类常用药物 (3)抑制骨吸收类常用药物 (4)促进骨形成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常用调节骨代谢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各类调节骨代谢药物的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各类调节骨代谢药物的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碳酸钙、骨化三醇、维生素D、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 地舒单抗、鲑降钙素、雷洛昔芬、特立帕肽 | ||
(六)减 重药 | 1.药物分类 | 抗肥胖症药物分类与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奥利司他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药理作用与 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奥利司他的药动学特点 (2)奥利司他的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奥利司他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八 内 分 泌 系 统 用 药 | (七)性 激素 | 1.药物分类 | (1)雌激素类常用药物 (2)孕激素类常用药物 (3)性激素类避孕药的分类与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性激素药的药理作用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性激素药的药动学特点 (2)性激素药的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戊酸雌二醇、黄体酮、甲羟孕酮、地屈孕酮、左炔诺孕酮、 去氧孕烯、孕二烯酮、羟孕酮、庚酸炔诺酮、米非司酮 | ||
九 抗 感 染 药 物 | ( 一 ) 抗 感染药物 总论 | 1.抗菌药物常用 术语 | (1)抗菌药 (2)抗菌谱 (3)抗菌活性 (4)最低抑菌浓度 (5)抗菌后效应 |
2.病原微生物的 耐药性 | 病原微生物耐药机制 | ||
3.抗菌药物的 药动学及药 效学 | (1)抗菌药物PK/PD分类 (2)常见抗菌药物的PK/PD参数 | ||
( 二 ) β - 内酰胺类 | 1.药物分类 | (1)青霉素类常用药物 (2)头孢菌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4)碳青霉烯类常用药物 (5)其他β-内酰胺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抗菌谱、抗菌作用强弱、药动 学及对酶与酸稳定性等方面的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 头孢克洛、头孢克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 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 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 罗培南、厄他培南、头孢西丁、拉氧头孢、氨曲南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九 抗 感 染 药 物 | ( 三 ) 氨 基 糖苷类 | 1.药物分类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 | ||
( 四 ) 大 环 内酯类 | 1.药物分类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 ||
( 五 ) 四 环 素类 | 1.药物分类 |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替加环素 | ||
( 六 ) 林 可 霉类 | 1.药物分类 | 林可霉类抗生素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克林霉素 | ||
( 七 ) 酰 胺 醇类 | 1.药物分类 | 酰胺醇类抗生素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九 抗 感 染 药 物 | ( 七 ) 酰 胺 醇类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4.代表药品 | 氯霉素 | ||
(八)糖 肽类 | 1.药物分类 | 糖肽类抗生素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 ||
( 九 ) 喹 诺 酮类 | 1.药物分类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 ||
( 十 ) 硝 基 呋喃类 | 1.药物分类 | 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呋喃妥因 | ||
( 十 一 ) 硝 基咪唑类 | 1.药物分类 | 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九 抗 感 染 药 物 | (十二)磺 胺类 | 1.药物分类 | 磺胺类抗生素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复方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 | ||
(十三)其 他抗菌药物 | 1.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2.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3.代表药品 | 多黏菌素(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磷霉素、夫西地酸 钠、利奈唑胺 | ||
(十四)抗 结核分枝 杆菌药 | 1.药物分类 | 抗结核分枝杆菌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 ||
(十五)抗 真菌药 | 1.药物分类 | (1)多烯类常用药物 (2)三唑类常用药物 (3)棘白菌素类常用药物 (4)抗代谢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菌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氟康唑、伏立康唑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九 抗 感 染 药 物 | ( 十 六 ) 抗 病毒药 | 1.药物分类 | (1)抗疱疹病毒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抗流感病毒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4)抗肝炎病毒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5)抗艾滋病病毒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各类抗病毒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药动学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膦甲酸钠、奥司他韦、玛巴洛沙 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莫诺拉韦、恩替卡韦、替诺福 韦、替比夫定、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索磷布韦维帕他韦、 齐多夫定、奈韦拉平 | ||
( 十 七 ) 抗 寄生虫药 | 1.药物分类 | (1)抗阿米巴病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2)抗疟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3)抗肠道线虫感染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4)抗血吸虫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各类抗寄生虫病药的药理学特点及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复方蒿甲醚、阿苯达唑、吡喹酮 | ||
十 抗 肿 瘤 药 物 | (一)直接 影响DNA 结构与功 能的药物 | 1.药物分类 | (1)破坏DNA的烷化剂类常用药物 (2)破坏DNA的铂类常用药物 (3)破坏DNA的抗生素类常用药物 (4)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细胞毒类药物 (2)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 (3)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环磷酰胺、塞替派、替莫唑胺、顺铂、卡铂、奥沙利铂、 丝裂霉素、博来霉素、羟喜树碱、拓扑替康、依托泊苷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十 抗 肿 瘤 药 物 | (二)干扰 核酸生物 合成的药 物(抗代 谢药) | 1.药物分类 | (1)胸腺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2)嘌呤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4)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类常用药物 (5)DNA多聚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氟尿嘧啶、卡培他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替吉奥 | ||
(三)干扰 转录过程与 阻止RNA 合成的药物 | 1.药物分类 |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多柔比星 | ||
(四)抑制 蛋白质合成 与功能的药 物(干扰有 丝分裂) | 1.药物分类 | (1)微管蛋白活性抑制类常用药物 (2)干扰核糖体功能的常用药物 (3)影响氨基酸供应的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长春新碱、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高三尖杉酯碱 | ||
(五)调节 体内激素平 衡的药物 | 1.药物分类 | (1)抗雌激素类常用药物 (2)抗雄激素类常用药物 (3)性激素类常用药物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十 抗 肿 瘤 药 物 | (二)干扰 核酸生物 合成的药 物(抗代 谢药) | 1.药物分类 | (1)胸腺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2)嘌呤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3)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4)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类常用药物 (5)DNA多聚酶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氟尿嘧啶、卡培他滨、阿糖胞苷、甲氨蝶呤、吉西他滨、 培美曲塞、替吉奥 | ||
(三)干扰 转录过程与 阻止RNA 合成的药物 | 1.药物分类 |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多柔比星 | ||
(四)抑制 蛋白质合成 与功能的药 物(干扰有 丝分裂) | 1.药物分类 | (1)微管蛋白活性抑制类常用药物 (2)干扰核糖体功能的常用药物 (3)影响氨基酸供应的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3)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4)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长春新碱、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他赛、高三尖杉酯碱 | ||
(五)调节 体内激素平 衡的药物 | 1.药物分类 | (1)抗雌激素类常用药物 (2)抗雄激素类常用药物 (3)性激素类常用药物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抑制剂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抗肿瘤作用与作用机制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十一 调节水 、 电解质 、 酸碱平 衡及营 养用药 | (二)微量 元素与维 生素 | 1.药物分类 |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分类与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各类药物的药效学特点、复方品种的配比及差异 (2)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3)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维生素C、维生素B₁ 、维生素B₆ 、甲钴胺、维生素D | ||
(三)肠内、 肠外营养 药 | 1.药物分类 | 肠内、肠外营养药的分类与常用药品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药的药理作用 (2)氨基酸及脂肪乳类制剂的药理作用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各类营养药的配比、特点、适应证、常见不良反应与 禁忌 (2)特殊人群用药 | ||
十二 眼科用 药、耳 鼻咽喉 科用药 及口腔 科用药 | (一)眼科 用药 | 1.药物分类 | (1)降眼压类常用眼药 (2)散瞳类常用眼药 (3)抗过敏类常用眼药 (4)干眼治疗常用药 (5)表面麻醉常用眼药 (6)抗感染常用眼药 (7)激素类常用眼药 (8)收敛腐蚀与促进吸收类常用眼药 (9)生物制品与生化药品类常用眼药 (10)眼科检查常用药 (11)眼科其他常用药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降眼压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散瞳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抗过敏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4)干眼治疗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5)生物药品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临床应用中需关注的不良反应、禁忌、药物相互作用与注 意事项 | ||
(二)耳鼻 咽喉科用药 | 1.药物分类 | (1)局部麻醉类常用药物 (2)鼻部常用药物 (3)耳部常用药物 (4)咽喉部常用药物 (5)纤毛激动药与黏液促排药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十二 眼科用 药、耳 鼻咽喉 科用药 及口腔 科用药 | (二)耳鼻 咽喉科用药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鼻部常用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咽喉部常用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3)纤毛激动药与黏液促排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3.临床用药评价 | 临床应用中需关注的不良反应、禁忌、药物相互作用与注 意事项 | ||
( 三 ) 口 腔 科用药 | 1.药物分类 | (1)局部麻醉抗炎镇痛类常用药物 (2)抗感染类常用药物 (3)消毒防腐类常用药物 (4)免疫调节类常用药物 (5)其他常用药物 | |
2.临床用药评价 | 用药注意事项 | ||
| ( 一 ) 体 外 杀寄生虫 与皮肤感 染治疗药 | 1.药物分类 | 体外杀寄生虫药与皮肤感染治疗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药物杀灭疥虫、虱虫的作用机制与药理作用强弱的 比较 (2)局部抗感染药的抗菌作用特点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局部杀虫药的特点、吸收特性 (2)临床应用与用药注意事项 (3)常见不良反应与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克罗米通、金霉素、莫匹罗星 | ||
( 二 ) 局 部 用 抗 真 菌药 | 1.药物分类 | 外用抗真菌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唑类、丙烯胺类与其他外用抗真菌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 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咪唑类、三唑类、丙烯胺类的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2)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的注意事项 | ||
4.代表药品 | 制霉菌素、克霉唑、特比蔡芬、阿莫罗芬 | ||
( 三 ) 痤 疮 治疗药 | 1.药物分类 | 局部用与全身用治疗痤疮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局部用非抗生素类抗菌药、抗生素与维A酸类的药理 作用差异 (2)局部用非抗生素类抗菌药、抗生素与维A酸类在作用 机制差异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用药注意事项 (2)局部用药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3)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过氧苯甲酰、维A酸、阿达帕林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 (四)外用 糖皮质激素 | 1.药物分类 | 药理作用强度分类及常用药物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外用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临床应用 (2)主要不良反应与禁忌 (3)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糠酸莫米松、丁酸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卤米松 | ||
( 五 ) 治 疗 白癜风药 | 1.药物分类 | 治疗白癜风的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光敏性药物的分类及 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光敏性药物结合UVA在治疗白癜风时的药理作用与作用 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临床应用 (2)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 ||
4.代表药品 | 补骨脂素、甲氧沙林 | ||
( 六 ) 治 疗 银屑病药 | 1.药物分类 | 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与系统用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1)外用糖皮质激素、地蒽酚、维生素D₃衍生物、维A酸 类药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本维莫德、抗人IL-8单 克隆抗体乳膏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2)分子靶向药物的作用靶点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药物相互作用、主要不良反应与禁忌 (2)生物制剂疗效与安全性 (3)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地蒽酚、卡泊三醇、他扎罗汀、本维莫德 | ||
( 七 ) 妇 科 外用药 | 1.药物分类 | 不同妇科外用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局部用于外阴炎症、阴道炎症、子宫颈炎症药物的药理作 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临床应用 (2)用药注意事项 (3)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聚维酮碘、聚甲酚磺醛、人干扰素a2a、硝呋太尔、乳杆 菌活菌 | ||
( 八 ) 消 毒 防腐药 | 1.药物分类 | 苯酚衍生物类、氧化剂类、卤素类、双胍类、季铵盐表面 活性剂类、皂类、醇类、醛类、酸类、金属盐类、染料 类、呋喃衍生物类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各类不同消毒防腐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大单元 | 小单元 | 细目 | 要点 |
十三 皮肤 用药 及抗 过敏 药物 | ( 八 ) 消 毒 防腐药 | 3.临床用药评价 | (1)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范围 (2)典型消毒防腐药的性状与使用浓度、用量 (3)典型不良反应与禁忌 (4)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
4.代表药品 | 过氧乙酸、氯己定、戊二醛、依沙吖啶、呋喃西林 | ||
( 九 ) 抗 过 敏药 | 1.药物分类 |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常用药物 | |
2.药理作用与作 用机制 | 不同类别抗过敏药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 ||
3.临床用药评价 | 抗过敏药的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常见不良反应、禁 忌与特殊人群用药 | ||
4.代表药品 | 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