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B.编制财务报表的时间
C.计划获取的保证程度
D.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A.当重大错报风险较高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或采用不通知的方式,或在管理层不能预见的时间实施审计程序
B.注册会计师在确定何时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需要考虑能够获取相关信息的时间
C.如果在期中实施了进一步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还应当针对剩余期间获取审计证据
D.对于被审计单位期末或接近期末发生的重大交易,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期末或期末以后实施实质性程序
A.随着重大错报风险的增加,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
B.确定的重要性水平越高,注册会计师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范围越广
C.不同性质的控制对注册会计师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具有重要影响
D.如果注册会计师计划从控制测试中获取更高的保证程度,则控制测试的范围就更广
A.当评估的重大错报涉及故意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实施实质性程序
B.针对应收账款实施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倾向于资产负债表日后实施实质性程序
C.当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较低时,在本期测试中可以信赖以前审计过程中通过实质性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
D.控制环境和其他相关控制越薄弱,注册会计师越不宜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
A.可以利用上期审计进行控制测试的证据,也可以利用期中测试的证据
B.所有关于该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必须来自当年的控制测试
C.主要利用本期控制测试获得证据,辅之以期中和上期获得的少量证据
D.如果控制自上次测试后未发生变化,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是否在本期审计中测试其运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