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 试题数量:27道
- 剩余次数:请先登录
- 练习次数:102次
- 收藏试题
此试卷为《优抚安置社会工作》,该试卷共包含27道试题,试题类型如下:
请先登录
-
1、[主观题]【简述题】小际,1995年出生,2015年入伍,两年后退伍回到大学。返校后面对新的环境,他在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感到十分不适应:新的班级里同学比他低两级,对新的知识一时接受又较慢,总觉得自己跟其他同学不一样.…..和他一样的复员大学生也存在着一些困难,于是他们找到学校的社会工作者,想请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支持,使他们对自己有更清晰的定位。
问题:请设计一份复员大学生校园适应小组方案,只需要补充需求评估、小组目标、招募组员((渠道)和小组活动内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2、[主观题]【简述题】刘某,女,50岁,企业员工。家中有一位80岁高龄,并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婆婆;还有一位85岁高龄瘫痪在床的公公,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有限,无法聘用专职保姆,照顾老人的重担就落在了刘某与其丈夫的身上。去年,公公在弥留之际交代刘莫与其丈夫要照顾好婆婆,面对即将离开人世的公公,刘某与其丈夫有些措手不及,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但是对临终的公公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更好的照顾他,心中留有遗憾。
社会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像刘某这样的情况在老旧社区中比较普遍,这些子女不仅要照顾家中老人,还要兼顾工作和家庭生活,往往都会身心俱疲,但是又没有很好的替代措施,所以只好默默的忍受。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他们。
问题:1.结合案例,说明开展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的主要内容。
⒉结合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刘某提供的支持服务有哪些?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3、[主观题]【简述题】李大爷,2020年从部队退休后被安置在地方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老伴儿也是地方退休干部,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子女均不在身边,平时主要通过电话联系。自从移交地方安置以来,李大爷一直闷闷不乐,心里的"结"很难打开,觉得自己为部队工作了大半辈子,老了没有用了,被当作"包袱扔了出来",当年"最可爱的人"和地方"最可怜的人"一起成了民政部门管理对象,有强烈的被抛弃感和失落感。
李大爷平时很少下楼,也从未踏出过驻地社区的大门,状态好的时候就翻翻老照片、看看军功章;状态不好时,一个人躺在床上絮絮叨叨、自言自语,强调"自己生是部队的人、死是部队的鬼"。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社会工作者小张及时介入,准备运用理性情绪治疗帮助李大爷处理认知和情绪问题。
问题:1.依据理性情绪治疗理论(ABC理论)说明ABC分别是什么,以及案例中对应的内容。
⒉.社会工作者小张如何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协助李大爷进行社会融合?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4、[主观题]【简述题】某军休所社会工作服务部在军休所内开展座谈时了解到,有的军休干部遇到了身心疾病的困扰,尤其是刚刚进入军休所的老干部,出现了严重不适应;有的军休干部反映由于军休所采取半封闭式管理,亲人和朋友较少来探望;有的军休干部提出自从退休后就一直在军休所内活动,想走出军休所为驻地社区和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有的军休干部反映军休所内开展的活动较少,也比较单调;还有的军休干部认为目前国家的军休政策虽然有所更新和调整,但是他们还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军休政策和福利待遇。
针对了解到的以上情况,社会工作者计划从多方面着手为军休干部开展专业服务以促进他们的社会融合。
要求:以延续理论为指导,设计一份军休干部的社会融合服务方案。简要说明理论要点,并分别列出个人层面、环境层面、人与环境互动层面的主要目标和服务内容。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5、[主观题]【简述题】某地区的复员退伍军人管理部门最近接待了几起复员退伍军人的信访事件,工作人员在与信访的复员退伍军人交流中了解到,有的军人表示退伍以后与家人、朋友的关系没有以前紧密了,感觉自己被疏离了;有的军人觉得政府忽略了他们,退伍以后并没有及时跟进解决他们遇到的一些困难;有的军人并不了解目前转业安置的国家政策,对退伍以后的就业安置有较大意见;有的军人想创业,但是对目前的就业市场和就业优惠政策不甚明了;还有的军人本身缺乏学历和专业技能,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导致情绪低落,等等。针对以上复员退伍军人遇到的问题,复员退伍军人管理部门计划引入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为了更好地帮助复员退伍军人重新建构社会支持网络,适应退伍以后的生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针对该地区的复员退伍军人开展主题为"退伍不孤独、生活更出彩"的小组工作,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要求:请依据小组执行阶段中的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撰写一份小组计划书(只需要列出需求评估、总目标、成员招募、具体目标、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即可)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