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
- 试题数量:51道
- 剩余次数:请先登录
- 练习次数:184次
- 收藏试题
此试卷为《第二节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该试卷共包含51道试题,试题类型如下:
请先登录
-
1、[单选题]20世纪20 ~ 60年代, 欧美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是( )。
-
A.精神分析理论
-
B.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理论
-
C.增强权能理论
-
D.社会支持理论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2、[单选题]小赵对猫有着强烈的抗拒心理,见到猫时会表现出恐惧,甚至浑身颜抖。最近,还为此事影响了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家人带着他向社会工作者小俞求助。社会工作者小俞了解小赵的情况后为其提供服务。下列小俞的做法中, 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3、[单选题]在父母的教育下,小学二年级的小文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最近妹妹出生了,全家的关注点都放在妹妹身上,小文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动不动就哭闹,一定要妈妈喂才吃饭,一 定要爸爸陪着 才肯写作业。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上述小文的行为属于防卫机制中( )。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4、[单选题]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台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这称为( ).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
-
5、[单选题]服务对象小马患有社交恐惧症,社会工作者小张打算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技巧来帮助他。以下做法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
-
A.改变马对人际交往的不合理认识
-
B.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分析小马的潜意识
-
C.改善小马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
D.让小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查看答案
开始考试